网红减肥药被查涉毒,非法添加成分危害健康,警方重拳出击
近年来,网红减肥药的安全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多起案件揭示了这些产品中常见的有害成分及其潜在风险。以下是一些主要发现:
1. 有毒有害成分:
西布曲明:这种成分早在2010年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禁止使用,因为它可能导致严重的心血管问题。多个案件中发现网红减肥药中含有西布曲明,如甘肃兰州警方查获的“瘦身咖啡”。
布噻嗪: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披露的案件中,网红主播销售的减肥药中含有非法添加的布噻嗪。
麻黄碱:这种成分被用于治疗过敏性疾病和哮喘,但长期食用会导致头痛、心悸、失眠等问题,甚至对心脏和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损害。
2. 非法销售和宣传:
网红主播利用其影响力在直播平台上售卖减肥药品,并通过虚假宣传和避开关键词等方式逃避平台审核和监管。
一些不法商家甚至伪造保健食品标志和注册备案记录,通过非法渠道销售未获批的减肥药。
3. 健康风险:
服用这些含有有害成分的减肥药可能导致严重健康问题,如急性中毒、多脏器衰竭、精神错乱、性欲亢进、焦虑、幻觉等。
部分消费者因为服用含西布曲明的减肥药而付出生命的代价。
4. 法律后果:
多名销售有毒有害减肥药的网红主播和商家被警方抓获并判刑。
消费者因购买和使用这些产品而受到法律保护,可要求退款和十倍赔偿。
综上所述,网红减肥药存在严重的健康和法律风险。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减肥产品时,应提高警惕,选择正规渠道和合法产品,并在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减肥。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话题,让人不禁心头一紧——网红减肥药被查涉毒!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关乎咱们的健康大事儿呢!今天,就让我带你来揭秘一下这个事件背后的真相,让你对网红减肥药有个更清晰的认识。
网红减肥药,你真的了解吗

网红减肥药,听起来是不是很神奇?不用节食,不用运动,就能轻松月瘦20斤,这样的广告词是不是让你心动不已?事实真的如此吗?
据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提醒,这些所谓的特效减肥药,其实多为境外非法流入,可能含有国家严格管制的精神药品成分。长期服用,不仅成本低廉、成分可疑,还会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甚至产生依赖性。
案例一:甘肃警方查处韩国处方减肥药案

2024年4月,甘肃省嘉峪关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接到居民举报,称从网上购买了一款韩国处方减肥药,服用后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民警立即对其进行了检验鉴定,结果令人震惊——这款减肥药竟然含有麻黄碱和咖啡因成分!
随后,公安机关顺线追踪,将售卖减肥药的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成功查获含有麻黄碱和咖啡因成分的减肥药6万余粒。涉案人员因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已被判处有期徒刑。
案例二:北京警方破获有毒减肥食品案

近日,北京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警方破获一起有毒减肥食品案。涉案团伙通过网红主播直播销售含违禁成分布噻嗪的减肥神药,导致消费者出现呕吐、肠胃痉挛等不适症状。
经调查,这些所谓的减肥神药均含有布噻嗪成分,这是一种利尿剂,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水肿等疾病。长期服用,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严重的甚至可能引发心律失常、心脏骤停。
专家揭秘:非法添加的减肥成分有哪些危害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金晖表示,非法添加的减肥成分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噻嗪类利尿剂:通过抑制肾脏对水分吸收,促使体内水分排出,短时间内可能会体重速降。但一旦停止使用,体重会迅速反弹,长期服用还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等。
2. 西布曲明: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抑制食欲,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但该药物有严重的副作用,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3. 酚酞、酚汀等药物:主要用于缓解便秘,属于刺激性泻药。长期使用会损害胃肠功能,导致肠道蠕动异常,甚至形成药物依赖性便秘。
4. 甲状腺素片:滥用可致药物性甲亢,出现心悸、手抖、失眠、月经紊乱等症状。
科学减重,遵医嘱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新版《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指出,有研究预测,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将达到70.5%。面对肥胖危机,我们要科学减重,遵医嘱。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不要盲目追求快速减肥。其次,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如果需要使用减肥药物,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购买网红减肥药。
网红减肥药被查涉毒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要警惕非法减肥产品,科学减重,保护自己的健康。记住,健康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