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回应还价,灵魂砍价背后的民生关怀与制度智慧
医保回应还价,是指国家医保部门通过与药企进行价格谈判,将药品价格压低,从而减轻患者负担的一种措施。以下是一些关于医保回应还价的具体情况和相关信息:
1. 医保谈判实例:
在国家医保药品准入谈判现场,医保专家许伟将治疗2型糖尿病的达格列净片的价格从5.62元砍到4.36元。这一举措得到了广泛赞誉,因为中国有1亿多糖尿病患者,假设10%的患者使用这种药物,药价每降1分钱,我国一天就可以省10万块钱,一年则能省3600多万元。
2. 湖南省医保局的新政策:
湖南省医保局宣布从2025年5月1日起,将定期对全省各级各类医药机构药品、医用耗材和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进行采集、汇总、分析和公布。对于价格异常高、存在不公平高价的药品和医用耗材,将采取价格核查、书面函询、成本调查、价格约谈等措施,督促企业主动规范价格行为。
3. 医保药品比价系统:
多地推出了定点药店医保药品比价小程序,方便群众通过医保局APP、微信小程序、微信公众号、支付宝小程序等途径获取药品比价信息。例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经陆续推出覆盖全省或全市的定点药店比价小程序。
4. 医保退费流程:
例如,阜阳医疗保障局发布了关于2025年居民医保退费的通知,详细说明了退费流程和退费对象。
5. 医保谈判的背景和意义:
面对高昂的药品价格,医保局的任务是既要保障患者的基本医疗需求,又要在不断上涨的药价面前寻求突破。通过医保谈判,许多天价药品得以降价,进入患者的可及范围。
通过这些措施,医保部门致力于降低药品价格,减轻患者负担,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最近关于医保基金赤字和参保人数下降的传闻闹得沸沸扬扬,让人不禁心头一紧。不过,别担心,广东省医疗保障局出来给大家吃了个定心丸,原来这些都是不实之词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医保局是怎么回应的,还有那些让人好奇的集采药物和降价背后的故事。
医保基金稳如泰山,参保人数持续增长

还记得那些说医保基金要破产、参保人数在减少的传闻吗?哈哈,现在真相大白了!广东省医疗保障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底,全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了11,188万人,比上一年增加了147万人,稳居全国首位。而且,医保基金当期结余高达403.48亿元,职工与居民医保基金都实现了双结余,这可是个喜讯啊!
具体来说,2024年广东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统筹基金收入达到了2498.30亿元,支出2094.82亿元,结余403.48亿元。其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统筹基金收入1737.70亿元,支出1341.62亿元,结余396.08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760.60亿元,支出753.20亿元,结余7.40亿元。看来,医保基金不仅没有赤字,还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呢!
集采药物引发热议,疗效和安全性成焦点

说到医保,不得不提的就是集采药物了。最近,上海、北京等地的政协委员就集采药物质量保障提出了多项建议,引发了社会热议。毕竟,集采药物的价格便宜了,但疗效和安全性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
国家医保局也对此高度重视,决定于1月21日联合卫生健康、工业信息化、药品监管部门,赴上海当面听取相关委员、专家关于药品集采政策及中选产品质量保障的意见建议。国家医保局表示,他们将从药品集采的基本政策和质量保障、求证集采药品临床使用实效、共商进一步保障集采药品质效的意见建议等三方面入手,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华领医药与拜耳“分手”,合作药物降价超六成

说到药品降价,不得不提华领医药与拜耳的合作。华领医药-B公告称,他们有意将公司开发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创葡萄糖激酶激活剂多格列艾汀(商品名:华堂宁)在中国的商业化责任过渡至华领医药。而这个药物在纳入医保后,价格已经降价超过六成。
其实,华领医药与拜耳的合作最初进展顺利,已经达成了多项里程碑。在进博会上,拜耳集团处方药事业部副总裁、中国医学部负责人李瑶还提到,与华领医药围绕多格列艾汀展开的合作,并认为产品的创新性和协同性是拜耳考虑与中国本土药企合作的重要因素。
不过,合作最终还是走到了尽头。华领医药表示,他们不再对外回应;拜耳方面则表示,华领医药根据自身业务发展的考虑,与拜耳友好协商并达成一致。看来,这又是一场商业合作的“分手”大戏。
总的来说,医保基金稳如泰山,参保人数持续增长,集采药物引发热议,华领医药与拜耳的合作也走到了尽头。这些消息都让人对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有了更深的了解。不过,我们也要时刻关注医保政策的动态,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毕竟,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嘛!